人工智能8天完成688個實驗!檢測員的“好日子”還有多久?
-
發(fā)布日期:2022-06-07
瀏覽量:
考慮到機器檢測員具備四大人類難以企及的優(yōu)勢,我們相信機器取代人類檢測員的日子應該不遠了。
當檢測員們還在抱怨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今年的加薪、升職時,一場影響全行業(yè)科技巨變正在悄然發(fā)生。近日,來自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,成功地開發(fā)出一款人工智能機器人化學家。
這款機器人化學家具有人形特征,可以在標準實驗室中自己工作,像人類一樣使用各種實驗儀器。
然而,與人類不同的是,這種機器人具有無限的耐心,可以同時考慮數(shù)十個維度的變量,每天工作21.5個小時,剩下的時間用于暫停充電。
更重要的是,這種機器人可以“獨立思考”,自主完成一系列的實驗操作。在第一次測試中,這個1.75米高的AI機器人在8天時間里獨立完成了668個實驗,并研發(fā)出了一種全新的化學催化劑。這一重磅成果,已經封面文章的形式發(fā)表在最新一期的 Nature 雜志上。
如果說該項研究成果是社會的福音,可以加快科學研究、推動人類的進步的話,那么它也極有可能成為很多行業(yè)的噩夢,比如檢測人員。
總的來說,人工智能的優(yōu)勢,就是基層檢測員的弱勢。我們將其歸納為如下四點:
根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近70%檢測員工作超過10小時后需要休息,同時有56.33%的檢測員需要雙休來緩解自身的疲勞。另外,機器不存在人類員工群體的婚、喪、病、孕產等假期,也就節(jié)省了很大一筆人力成本。同時,人類本身是脆弱的。因為工作的需求,檢測員每天都要接觸到大量化學試劑,而大多數(shù)酸堿有機試劑對人體均有不同程度的傷害。遇到工傷問題的時候,企業(yè)面臨的的不僅僅是失去即戰(zhàn)力,更是一筆賠償。
與其使用容易受傷、需要休息、時不時還要來個大休的人類進行工作,一臺每天可以工作20小時以上、除了電費之外就是定期保養(yǎng)的機器難道不是企業(yè)更好的選擇嗎?在絕大多數(shù)情況下,低學歷就意味著工作大多是重復性、機械性的。所以檢測機構對于基層檢測工作的要求往往是不出錯即可。而經驗豐富的檢測員與小白相比,主要優(yōu)勢之一就是不容易出錯,或者在出現(xiàn)錯誤的時候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來彌補。
然而不容易出錯不代表不會出錯。人有七情六欲,出錯是在所難免的。
相比之下,人工智能檢測員不僅沒有情緒變化、沒有新陳代謝,它們更不會被人世間的問題所困擾,只要程序得當,人工智能的出錯率可以歸為零。良禽擇木而棲,高端人才的流動是市場行為,整個檢驗行業(yè)都對這種人才求賢若渴。小微機構很難有超過五年的化驗員,除非是企業(yè)主的親屬。對于企業(yè)而言,將剛走出學校的新手培養(yǎng)成身經百戰(zhàn)的老兵,往往要付出不小的成本。
如果使用人工智能檢測員,不僅僅可以減少培養(yǎng)新人的成本,還能避免成為其他企業(yè)的“培訓基地”,企業(yè)何樂而不為呢?能夠成為行業(yè)內的佼佼者的人,往往都具備較強的上進心。他們會積極學習、努力工作、在工作中增長自己的經驗。
那些通過自身不斷努力而獲得成長的檢測員,在為公司帶來更大利益的同時,也希望公司能夠給予自己更多的好處,或是加薪、或是升職。
當然,也存在一些得過且過的檢測員,來工作就是為了混一口飯吃。這樣的檢測員不僅會影響團隊的氣氛,也容易混成老油條,占盡公司的便宜。
而人工智能檢測員就不一樣了,公司不需要考慮他們自身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。需要提升就給機器升個級,用的久了就來一次保養(yǎng)。
也不需要考慮偷懶的問題,畢竟世界上不存在懶惰的機器。考慮到以上四點差異,在人工智能面前,基層檢測員似乎毫無競爭力。當然,更多的人認為,人工智能時代仍然很遙遠,我們并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。在過去的幾年間,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問題被反復提出、反復論證,人們似乎已經達成了這樣的共識,人工智能終將取代人類的工作,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。
雖然很多朋友仍然認為人工智能是鏡花水月,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科技正以飛快的速度在發(fā)展。
拿中國通訊發(fā)展史為例,中國在1995年由中國移動率先引進了2G網絡,當時的網速峰值大概是150Kps;到了2009年工信部發(fā)放3G牌照的時候,網速峰值已經達到了6Mkps,14年的時間網速翻了40倍。2013年工信部發(fā)放4G牌照,此時的網速峰值是100Mbps,4年時間翻了近20倍。當2019年發(fā)放5G牌照的時候,網速峰值已經可以達到Gbps的水平,5年時間又翻了10倍。
這種驚人的科技發(fā)展速度不僅僅體現(xiàn)在通訊技術上面,我們還能從高鐵的速度、GPS定位的精準度等角度體會到。所以,人工智能大范圍取代基層檢測員進行實驗的日子還會遠嗎?前不久,澳大利亞機器人公司Fastbrick Robotics,研制出了機器人瓦匠Hadrian X。
一小時之內,它能砌起1000塊磚,還能24小時不休息連續(xù)工作。
不僅如此,Hadrian X還可以處理不同大小,不同規(guī)格的磚塊,也可以實現(xiàn)切割、研磨等精細操作。
這個被制造公司稱為“3D自動機器人砌磚技術”的“怪物”,一下子成了建筑工人的強大競爭對手。由此可見,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可能不僅做不成檢測員,甚至連搬磚都是奢望。當我們回過神的時候才發(fā)現(xiàn), “人機大戰(zhàn)”就已提早進入白熱化階段。
肉眼可見的,在線監(jiān)測取代了采樣員、Lims系統(tǒng)讓傳統(tǒng)文員丟掉工作。對于檢驗檢測行業(yè)而言,下一個被取代的,很可能就是檢測員。
無論時代如何變化,人工智能替代了多少工作崗位,優(yōu)秀的人才始終是稀缺品。以人才為本的戰(zhàn)略,也依然是包括檢驗檢測機構在內的企業(yè)的核心競爭力。
比如去年7月,華為以電郵方式發(fā)布了8名新員工的年薪方案。
他們全部是2019年應屆博士生,待遇最高的兩個人,年薪分別為182萬和201萬元。
剛畢業(yè)就年薪過百萬,這樣的牛人一出道,就達到了普通人一輩子都觸碰不到的天花板。我們也許無法像他一樣拔尖,但唯一能做到的,就是永遠保持學習、不斷進步。時代很殘酷,它不會對任何人手下留情,但有本事的人到哪都有飯吃。
我們無法預知明天會發(fā)生什么,只有時刻準備著,才能無懼變化。? 本網站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須征得同意,并注明“蘇州北開生化設備有限公司”。
? 本網站轉載文章,版權歸原出處所有,侵刪。
地 址:太倉市城廂鎮(zhèn)東倉南路97號-17室
手 機:18506120086
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2013-2023 蘇州北開生化設備有限公司
本站關鍵詞:旋蒸干燥儀,旋轉蒸發(fā)儀,機械調速磁力攪拌器,油浴鍋及磁力攪拌器組合儀,層析柱架,玻璃儀器